百科 > 头皮毛囊炎 > 头皮毛囊炎的治疗方法

头皮毛囊炎的治疗方法

[tuofa]

头皮毛囊炎是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的一种炎性改变,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,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,发于头部的就称为头皮毛囊炎。生于下颌部者称“羊须疮”、“须疮”、“燕窝疮”;发于眉间者称“眉恋疮”;发于臀部者称“坐板疮”等。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,如大珠疮、发际疮、羊胡子疮、蝼蛄疖、蝼蛄患、蟮拱头等。本病好发于头部、项部、臀部、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,且有复发倾向,常多处发生,性质顽固,迁延难愈。全面分型毛囊炎,随症立法、依法组方、组方给药;注意饮食生活起居,从临床治疗到生活调理。

目录 》

1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,包括单纯性、复杂性尿路感染、细菌性前列腺炎、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(包括产酶株所致者)。

2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,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。

3、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,由志贺菌属、沙门菌属、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、亲水气单胞菌、副溶血弧菌等所致。

4、另可用于治疗伤寒骨和关节感染,皮肤软组织感染,败血症等全身感染。建议咨询医生不要私自用药。

展开▼

该药物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一种,是一种半合成药物,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药力最强的。该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草绿色链球菌、淋病双球菌、流感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,可用于由敏感菌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炎症。该药物具有较好的脂溶性易于被人体吸收,按毒副作用较大。头皮毛囊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展开▼

临床研究显示异维A酸在毛囊炎患者与皮肤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之间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,异维A酸能增强毛囊皮脂腺导管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,提高毛囊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的转化率,降低内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聚力,从而加快皮脂的排出;能破坏厌氧环境,,从而间接发挥抗炎杀菌作用,异维A酸通过抑制皮脂腺活动及下调皮脂的产生,使动物基底细胞成熟过程延长,从而使皮脂腺细胞数减少,皮脂合成减少,继而皮脂分泌率降低。此结果在毛囊炎患者身上亦得到组织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证实。

展开▼

头部穿掘性毛囊炎仍是临床上难治的一种皮肤病,如果能够早期诊断,早期治疗,则有助于控制病情,减少瘢痕形成。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,但疗效并不统一,因此对于最佳的治疗方案还没有形成共识,实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具体制定。

展开▼

Scheinfeld报道一线治疗包括环丙沙星(250~500 mg bid)、克林霉素联合利福平(各 300 mg bid)、大剂量的硫酸锌数月(135~220 mg tid)、米诺环素(100 mg bid)、1064nm 脱毛激光等。

二线治疗推荐异维 A 酸(0.5~1 mg/kg3~12 个月)。第三线治疗方案为阿达木单抗、英夫利昔单抗、阿维 A 等;

而外科手术、放射治疗和 CO2 激光是不得已的选择 。

展开▼

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就是系统应用广谱抗生素,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达到快速控制,通常的给药时间是 4~6 周,首选药物包括环丙沙星、四环素及其衍生物、克林霉素联合利福平等。

展开▼

这是目前公认的长期缓解最有效的一类治疗药物,但此类药物目前尚无统一方案,可根据患者病情缓解及复发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联合用药,尽早缓解皮损;长期维持使用,应遵从个体化原则。

展开▼

糖皮质激素(GC)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,它对机体的发育、生长、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,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,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。此类药物目前争议较大,可以作为桥梁逐渐到其他的治疗方式。

展开▼

对于严重、顽固、难治的患者,可以选择手术治疗。

手术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。第一类:局限性切除术,弊端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。第二类:广泛根治性切除术,是彻底治愈头部穿掘性毛囊炎的一种方式,但此种手术的创伤较大,术前可应用抗生素及维 A 酸类药物控制炎症,对于顺利实施手术有重要意义。

展开▼

近些年,针对头部穿掘性毛囊炎也出现了一些新疗法,如生物制剂、5-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(ALA-PDT)、1064nm 激光和现代外照射放射等,这些新型治疗方法都是传统治疗失败之后,而作出的一些新选择,其中都有治愈的相关报导,但因为疗效并不统一,加上研究时间都较短,还没有足够的循证依据,所以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。仅供大家参考。

展开▼
展开阅读全文▼

相关词条

推荐植发医院

推荐日记

相关文章

热门标签

在线咨询

脱发原因

脱发治疗

植发优惠